在 AnQiCMS 的内容运营实践中,我们经常需要处理用户提交的各类数据,这些数据可能并非简单的文本或数字,而是包含多个元素的结构化信息,例如一篇文章的标签、一个产品页面的多个特点,或者一个问卷中的多项选择。对这类输入进行有效验证,确保其符合我们预期的数量要求,是提升数据质量和用户体验的关键一环。

AnQiCMS 模板引擎提供了一个非常实用的 split 过滤器,它能帮助我们在模板层面轻松实现对这类结构化用户输入的数据验证。

认识 split 过滤器

在 AnQiCMS 的模板中,split 过滤器是一个强大的字符串处理工具。它的主要作用是将一个字符串按照你指定的分隔符切割成一个数组(或者可以理解为一个列表)。想象一下,用户在一个文本框中输入了多个关键词,并用逗号隔开,比如“安企CMS, 模板开发, SEO优化”。通过 split 过滤器,我们就可以将这个原始字符串转化为 ["安企CMS", "模板开发", "SEO优化"] 这样的数据结构,从而方便我们进行后续的处理和验证。

如果字符串中不包含指定的分隔符,split 过滤器会返回一个只包含原始字符串本身的数组,其长度为 1。而如果指定的分隔符是一个空字符串,它则会将原始字符串中的每一个 UTF-8 字符(包括汉字)都拆分成数组的一个元素。

如何利用 split 进行数据验证

一旦原始字符串被 split 过滤器转换成数组,我们就能轻松地获取这个数组的长度,也就是用户输入了多少个元素。这就是 split 过滤器在数据验证场景下大显身手的地方。例如,如果我们需要用户至少提供 2 个标签,最多不超过 5 个,我们就可以先用 split 将用户输入的标签字符串切割成数组,再获取其长度,然后根据这个长度进行逻辑判断。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看看如何在 AnQiCMS 模板中实现这一验证。假设我们有一个表单,用户需要在其中输入文章标签,并且我们要求标签数量必须在 2 到 5 个之间。

{# 假设 user_input_tags 是从用户输入获取的字符串,例如 "标签1, 标签2, 标签3" #}
{% set raw_tags_string = request.query.tags %} {# 从URL查询参数获取,实际应用中可能来自表单字段 #}

{# 使用 split 过滤器将字符串按逗号切割成数组 #}
{# 注意:这里分隔符是 ",",如果用户输入可能有空格,例如 "标签1, 标签2",
   切割后每个元素可能包含前导或尾随空格,后面会提到如何处理。 #}
{% set tags_array = raw_tags_string|split:"," %}

{# 获取切割后的数组长度 #}
{% set tags_count = tags_array|length %}

{# 进行数量验证 #}
{% if tags_count < 2 %}
    <p style="color: red;">您至少需要输入2个标签,当前输入了 {{ tags_count }} 个。</p>
{% elif tags_count > 5 %}
    <p style="color: red;">您最多只能输入5个标签,当前输入了 {{ tags_count }} 个。</p>
{% else %}
    <p style="color: green;">标签数量符合要求:{{ tags_count }} 个。</p>
    <h4>已输入的标签:</h4>
    <ul>
    {% for tag in tags_array %}
        {# 针对每个标签,使用 trim 过滤器去除可能存在的首尾空格,提升用户体验 #}
        {% if tag|trim|length > 0 %} {# 进一步判断去除空格后是否为空字符串 #}
            <li>{{ tag|trim }}</li>
        {% endif %}
    {% endfor %}
    </ul>
{% endif %}

在这段模板代码中,我们首先使用 set 标签将用户输入的原始标签字符串 (raw_tags_string) 通过 split 过滤器处理后,赋值给 tags_array 变量。接着,我们获取 tags_arraylength,得到标签的数量 tags_count。最后,通过 ifelifelse 逻辑判断 tags_count 是否满足 2 到 5 个的要求,并给出相应的提示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在遍历 tags_array 输出每个标签时,我们额外使用了 trim 过滤器 (tag|trim)。这是因为用户在输入时可能会不小心留下多余的空格(例如“标签1 , 标签2”),split 过滤器只会按指定分隔符切割,而不会自动去除这些空格。trim 过滤器能够有效地移除字符串两端的空格,让显示效果更加整洁。我们还加了一个 tag|trim|length > 0 的判断,避免用户输入 ",," 这种连续分隔符时产生空标签。

实践中的一些考量

  • 分隔符的选择:根据实际的用户输入习惯和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分隔符。常见的有逗号(,)、分号(;)或管道符(|)等。如果用户输入时可能存在分隔符与内容之间的空格,那么在 split 后对每个元素使用 trim 是个好习惯。
  • 空字符串的处理:如文档所述,如果用户输入一个空字符串(例如,什么都没填),split 过滤器会将其切割成一个包含一个空字符串的数组 [""],其 length 仍为 1。这意味着如果你的验证逻辑是“至少 1 个有效元素”,你需要额外判断每个元素在 trim 后是否长度大于 0,以过滤掉无效的空元素。
  • 客户端与服务器端验证:虽然 AnQiCMS 模板提供了强大的数据验证能力,但这主要用于即时友好的用户反馈。对于涉及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的严格验证,通常仍建议在后端(服务器端)进行,以防止恶意用户绕过前端或模板验证。

通过灵活运用 split 过滤器以及其他辅助过滤器,我们可以在 AnQiCMS 模板中构建出更加健壮和用户友好的数据输入验证机制。


常见问题 (FAQ)

1. split 过滤器和 make_list 过滤器有什么区别?

split 过滤器会根据你指定的分隔符(例如逗号、空格等)将字符串切割成数组。它的目的是拆分结构化的文本内容。而 make_list 过滤器则会将字符串中的每一个字符(包括汉字、字母、数字和符号)都独立地拆分成数组的一个元素。如果你想将一个句子拆分成单词,你应该使用 split;如果你想把一个词语拆分成单个字符,make_list 则更为合适。

2. 如何确保用户输入的每个元素在切割后没有多余的空格?

split 过滤器只会按照指定的分隔符进行切割,并不会自动去除每个元素两边的空格。为了获得干净的元素,你需要在遍历切割后的数组时,对每个元素使用 trim 过滤器。例如:{{ tag_item|trim }} 这样就能移除元素前后的空白字符。

**3. 如果用户在输入框中留空,split 过滤器会返回什么?我该如何在这种情况下进行